会议专题

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于灾民收容安置区位选定之研究

  每当天然灾害发生时,灾害区域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收容安置的问题,只好紧急成立临时性收容安置的场所,而这些临时性场所有时并没有考量安置收容物资、设备以及灾害点至收容所逃生路径的安全,使得避难时未有明确方向以及缺乏安全性的二次灾害产生,因此如何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于灾民收容安置区位选定成为灾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的理论包括空间信息技术、防灾救灾与区位选择等理论,其中空间信息技术为整个研究的基础平台,防灾救灾理论则作为研究的核心架构,区位选择则是作为场所选址应用。本研究依据台湾内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最严重地区台湾台中县和平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评估该地区环境之特性后,针对现行防灾救灾法令配合设计相关问卷,透过问卷、访谈、实地踏勘并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叠图法与区位选址因子找出潜在灾害区域,如土石流、水淹区域等。然后,比对过去发生灾害区域,再添加公共设施与公众建物(如学校、教堂、寺庙、政府机关等),最后找出最适宜的收容安置场所,并提出结论。研究成果包括:①建构了空间信息技术于灾民收容安置区位选定方法架构;②找出了相关评估因子;③评估出最适宜的收容安置场所;④提出了灾前收容安置的课题与策略。

灾民安置建筑 区位选择 空间信息技术 自然灾害

Kuo-Chung Wen 温国忠 Yuh-Chy Ding 丁育群 Kuo-Yuen Kao 高国元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Taiwan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暨都市计画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暨可持续住宅建设产业化论坛

合肥

中文

80-86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