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代温州与台湾的航运关系

  虽然温州三面环山,在地理环境上有相对孤立的局限性,但是恰恰这样的地理环境使温州可以发展帆船航运,在海上交通方面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利用航海便利发展与台湾的航运关系。温州产米不多,一般情况下从稻作丰富的台湾输人米谷,以补充本地产量的不足。在运输途径上,选择了运输时间短、货物装卸方便的帆船。<br>  台湾民众日常饮食结构中猪肉占有一定比例,这些生猪中有较大一部分来自于温州等地,温州瑞安是向台湾输出生猪的主要产地之一。温州与台湾之间的交通和交往,在当时的条件下最适宜的就是利用被称为戎克的帆船。戎克船从温州到台湾北部的港口淡水、基隆,单程只需要一周到1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推断戎克船一个月可以在温州和台湾之间往返一次。此外,为了方便和台湾的贸易往来,温州东门外的埠头还设立了温(州)台(湾)航运的专门船行。直到20世纪初期,温州地区凭借帆船贸易的优势一直与台湾保持着较为频繁的海上往来。

航运经济 温州地区 台湾地区 帆船贸易 清代时期

松浦章著 杨蕾译

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 日本关西大学文学研究科

国内会议

中国东南地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温州

中文

1-14

2009-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