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历史地理建筑学”:以浙江泰顺县和台湾石碇小镇为个案
为了因应诸如泰顺等两岸边睡、乃至中心地方函待良性发展的建设需求,笔者凭借着长期在台湾城乡实践的经验累积,以及近年来与吴松弟、刘杰等学界硕彦借由泰顺调查营的国际性交流,深觉有必要建立一套“以历史地理为内核的建筑学”,以便深度掌握地域文化的特质,并发挥以“时空知识”中介地域社会魅力发展的积极功效。本文即是对此“历史地理建筑学”(Architectur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所可能架构的知识内涵、操作方法以及实践远景的初步探讨。就此,笔者将先阐述其以“地域性”( locality)为基础、讲究地域意义的时空认识论内涵;并揭露在此前提下,积累了特殊意义的地域性将以“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而展现自身的空间结构(spatialstructure)与空间形式(spatial form),并为人所感知、生活、想象的运作状况;正因如此,笔者将进一步阐述借由空间结构图之类特殊方式把握、认知地域的文化地景,并进行地域文脉修补的必要性,以期待海峡两岸泰顺这类地方的深度经营与魅力振兴。
历史地理建筑学 地域性 文化地景 空间结构 海峡两岸
萧百兴
台湾华梵大学建筑学系
国内会议
温州
中文
213-231
2009-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