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野生与栽培黄芩的红外光谱红外三级鉴定研究

  采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分析(2D Correlation Analysis),对野生与栽培黄芩进行了三级鉴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野生与栽培黄芩的红外光谱十分相似,但通过具有更高分辨能力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可以对野生与栽培黄芩进行良好的区分。总苷提取物的一维谱图显示不同样品在1615cm-1、1585cm-1、1450cm-1(苯环骨架振动)和1658cm-1(=C-O)附近均有特征吸收,二阶导数谱图给出在1656cm-1(黄酮的C=O)附近有特征峰,推测共有的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可见红外光谱宏观指纹技术可提供大量整体信息,能够较准确的把握黄芩的整体质量。

中药黄芩 活性成分 鉴定技术 红外光谱

图雅 张艳玲 雷雨 孙素琴 周群

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 北京 100084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中医药博士后论坛

北京

中文

514-518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