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研究思路探讨

  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肠道免疫屏障的异常,其可能涉及的病理环节包括:肠道和全身T淋巴细胞的变化;炎症介质的变化;肠道内肥大细胞的增多;肠嗜铬细胞的增多等。目前西医治疗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明显有效治疗手段。中医研究大多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其本多在肝,因情志过激或欲望不遂等原因导致肝之疏泄失常,肝脾气机失调酿成IBS证候群。肝郁脾虚,肝脾不和是本病的关键病机,在此基础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仍可能存在不同的病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作为肠易激综合征一特殊类型,亦与肝脾相关密切,其发病机制一则与湿邪内伏关系密切,二则与脾为之卫有紧密关系,研究当围绕以上两者展开研究,以探讨其对肠道屏障尤其免疫屏障作用和修复机制。

中医药学 胃肠疾病 发病机制 肠易激综合症

杨俭勤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中医药博士后论坛

北京

中文

573-577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