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主控因素

  天山南地区位于塔北隆起和库车坳陷结合部,下奥陶统、寒武系和震旦系发育多套碳酸盐岩地层,主要为白云岩,其次为灰岩。寒武系和震旦系发育优质白云岩储层,储层物性好,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少量为缝-洞型储层;下奥陶统发育灰岩、白云岩两类储层,灰岩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储层基质孔渗性低,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溶蚀孔洞、大型洞穴及裂缝,储集类型为裂缝-孔洞型。该区加里东—海西期强烈的构造抬升形成了大规模的风化壳岩溶储层,印支期以后的构造沉降和断裂作用促使深部埋藏岩溶作用发育。受成岩演化史影响,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有白云岩化作用、风化壳岩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白云岩化作用是基础,风化壳岩溶、埋藏溶蚀和热液溶蚀作用对储层孔隙进行叠加改造,形成结构复杂的储集空间。

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储层 地质构造 沉降变形 断裂作用

XING Xiuiuan 邢秀娟 MA Huiming 马慧明 WANG Yi 王毅 JIAO Cunli 焦存礼 FEI Jianwei 费剑炜 SHI Yuanyuan 石媛媛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Production,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China Universi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 SINOPEC Northwest Oilfield Branch,Urumqi,Xinjiang 830011,China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Production,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09年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33-4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