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岩类组构到埋藏、成岩作用,定量化成岩过程的研究显示出飞速的发展。从岩石类型、矿物组合及石英、长石的阴极发光可推断其成因及物源;重矿物组合是非常重要的物源指示;绿泥石等黏土矿物的含量及结构控制着储层的物性;沸石可用于判定地温及埋深,浊沸石的溶蚀常可在区域性低渗透背景上形成相对高渗透性的砂体;碳酸盐胶结物通常可由多种碳酸盐矿物组成,反映出孔隙流体在微观上的幕式演化特征。碳酸盐胶结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可以指示成岩流体的来源;不同区块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同,反映了成岩环境的差异。有机酸可促使矿物溶解,产生次生溶蚀孔隙。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应着力于把先进的测试手段应用于油气勘探和开发。

油气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 碎屑岩储层 成岩作用

LIU Chunyan 刘春燕 WANG Yi 王毅 HU Zongquan 胡宗全 YIN Wei 尹伟 XU Huazheng 许化政 WANG Chuangang 王传刚 LI Song 李松

Petroleum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09年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101-107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