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能“歌”的诗与“诗”性的歌--中国当代歌诗刍议

  中国新诗对诗歌语言的声音艺术越来越漠视,越来越多的新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华语流行音乐成为中国新诗极富意味的一个参照系。许多年来,歌词一直支持新诗,使新诗不停留在字面上,而是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把能“歌”的诗和“诗”性的歌一并列为当代歌诗的考察对象,或许可以拥有一个新的“审美空间”。在这个审美空间中生存的中国当代歌诗,既是一种视觉的艺术更是一种听觉的艺术,既是语言的艺术更是音乐的艺术。

当代歌诗 新诗 诗歌语言 声音艺术

孙良好 鲍良兵

国内会议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8-163

2009-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