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华人的中国性(chineseness)想象--以旧金山华人文学为中心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分析在所谓的大熔炉——美国,被西方人共同体视为“他者”的中国人,在文化方面究竟以什么来规定自己的华人特质,进而寻找被认为所谓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文化因素的排他性。其方法就是以在美华人历史最长而著称的旧金山这一空间成长的华人文学作品中,寻找中国人把自己“他者化”的意识轨迹。即,要刻画出在混种和边境为代表的后殖民书写构思中,把西方人规定为鬼,而以自有的中国人特质把自己“他者化”的现实。
华人文学 他者化 身份认同 想象意识
柳泳夏
韩国白石大学中文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32-442
2009-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