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化内轉思潮與郭沫若的抗戰史劇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化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外转和抗战背景下的内转。从抗战时期的文学所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价值意义来说,它既是战时文化的外化,又丰富了抗战文化。它是适应着当时的国家、民族、政党和信仰等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特定内涵的艺术,加之作家主体的自觉,使它成为民族解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旗手的郭沫若,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在组织抗战宣传和推动文化统一战线方面,在史学研究和历史剧创作等方面,尽展才华,叱吒风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郭沫若 学术思想 文艺创作 历史剧

楊士斌

中國·四川大學

国内会议

2009年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研讨会

上海

中文

621-636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