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明朝公祭文文本的政治文化内涵

  祭文是祭祀仪式过程中使用的祝祷性文字。明代史籍中保存了大量国家公祭文,按内容可分为常规性祭文与临时性祭文两类。祭文在公祭仪式中被宣读、呈案、焚烧或掩埋,此为祭祀过程的重要环节。公祭文文本传递出重要的文化内涵:首先,它以言辞形式传达祭祀主体之意图,沟通人神关系;其次,对祭祀主体之身份和统治之正统合法性进行反复强化;再次,表达祈福弭灾、规约官民、震慑鬼类的意图。此外,祭祀文中的各种对象关系展现出时人复杂而微妙的天、神、君、臣、人、鬼观。在祭祀仪式上使用祭文使上述内涵得到彰显,进而增强群体意识中的“神圣”体悟。

公祭文 政治文化 祭祀仪式 明朝时期

李媛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国内会议

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04-314

2009-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