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朝广西土官制度
土官制度是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以夷制夷”的统治政策,广西历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明代广西土司是处在中国历史上土官统治逐步向流官统治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土司制度得到完善,发展到全盛阶段;广西的土官具有鲜明的封建性,“世袭其职、世守其土、世长其民”,同时也是在这个时期,土司制度受到全面冲击,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改土归流开始推广,但由于广西地处边僻,经济落后,土司根基较深,长期割据统治所造成的顽固性,使得改土归流出现反复,延续时间长也是明代广西土官制度的一大历史特色。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漩涡中,中央集权与土司割据的斗争,封建王朝利用土司进行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在明代广西土司的置、废和改流过程中表现突出。明代广西土司开始由封建领土制缓慢向封建地主制过渡。
土官制度 民族关系 广西地区 明朝时期
钟嘉瑞
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28-532
2009-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