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对外汉语教学用汉语拼音音节表》(附汉字)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尝试

  在《汉语拼音方案》的《二、声母表》和《三、韵母表》里,我们注意到在拉丁字母旁边存在着“汉字”标记和“注音符号”标记。即在拉丁字母旁边附加着声母或者韵母其中一方跟拉丁字母对应的汉字。比如说,“b—玻,p—坡,m—摸,f—佛”,“a—阿,o—喔,e—饿,i—衣,u—乌,ü—迂”等。我们可以从这个并列标记中得到一个在“对外汉语教学”上有用的启示。换言之,我们也许有一个可能性,即把该拉丁字母和汉字的并列标记法应用到汉语发音教学、语法教学、会话练习、汉语水平测试等各个方面,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就是把“拼音”和“汉字”的并列标记扩大到《汉语拼音音节表》整个范围,即在《汉语拼音音节表》上的所有拼音的格子里都填入跟各个拼音的“音”对应的汉字。我们拟先介绍一下《汉语拼音音节表》(附“汉字”)的样本,然后,具体地讨论怎样在课堂上利用它才能把它应用到“对外汉语发音教学”“汉语语法教学”“汉语会话练习”和“汉语水平测试”等各个方面,从而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音节表

奥田宽

日本姬路独协大学

国内会议

汉语拼音教学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18-331

2008-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