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神思》创作精义新绎
早于或同于刘勰的宗炳与萧子显,他们分别在其《画山水序》与《南齐书·文学论》中都论及”神思”一词。陆机在《文赋》中虽较为形象地描述了”艺术想象”的过程,却未用”神思”之词,且缺乏理论之说明。惟有刘勰,才第一次就”神思”问题立专篇作深度的理论阐析,并将其列于创作的首位。同时就”神与物游”、”营造之象”与”虚静”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探讨,在文艺创作中,一旦进入寂然虚静的状态,那么,创作主体的心灵便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一切审美机制亦就随之活跃起来。“思接千载”,文如泉涌,感知与思维也就充分调动起来了。因而,文艺创作也就渐入佳境而终究可达理想之彼岸。
《文心雕龙·神思》 文艺创作 学术思想 审美机制
李金坤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9-288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