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细颗粒物不同成分对EC-304细胞内皮功能的影响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细颗粒物不同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探索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机制.提取大气细颗粒物的水溶成分、非水溶成分和有机提取物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304)进行染毒,并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药物进行干预.测定细胞上清中NO的水平,并采用RT-PCR法测定细胞中ET-1、eNOS及p-选择素的mRNA表达水平.水溶成分、有机提取物、非水溶成分对细胞染毒后,细胞上清中NO水平明显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各剂量组ET-1和p-选择素的mRNA表达水平随染毒浓度升高而升高,而eNOS mRNA表达随染毒浓度升高而降低.在相同染毒剂量水平下,水溶成分和有机提取物对EC-304细胞内皮功能的影响明显高于非水溶成分(P<0.01).加入阿托伐他汀钙后,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及细胞中eNOS mRNA表达水平与未加组相比有明显升高,ET-1和p-选择素的mRNA表达水平与未加药组相比明显降低.细颗粒物不同成分对EC-304细胞内皮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同时,水溶成分和有机提取物对细胞内皮功能的损伤作用高于非水溶成分.结果提示内皮功能紊乱可能是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作用机制.
大气污染 细颗粒物 血管内皮细胞 心血管系统 毒作用机制
赵金镯 高知义 宋伟民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上海200032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338-343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