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俄语教学
本文对中国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学和外国语学校四个教学机构层次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俄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学校俄语教学基本上是根据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指导下制定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时期制订了不少俄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既有全国统一的,也有各院校自订的。这些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对恢复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系统化、正规化都起了重要作用。俄语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正如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在“空地”上大量发展起俄语教育,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对俄语干部的大量需要,有很大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院校公共俄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几次外语教育和教学会议以及外语方针的决定,大多是针对专业外语教学而言。由于各高等学校对公共俄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一,一直未能拟定出统一的高校公共俄语教学大纲,从而影响了公共俄语教学的发展。
俄语专业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回顾性分析
郝淑霞
南开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17-224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