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语义、语序与翻译教学

  笔者认为,翻译的实质乃语义不变,语境对应。语义可包括所指意义、事理逻辑意义、语用意义、语言文化意义、修辞意义等;语境对应不仅指上下文狭义的语境对应,还指原作与译作的风格及原作与译作的读者层次的对应等。本文仅探讨与语序有关的语义与翻译问题,并归纳了若干语序原则,以期有助于翻译教学与实际应用操作。<br>  俄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俄语属综合语,词语的句法功能可通过其本身在句中的形态变化体现出来,属于语法严谨的语言;语序相对灵活,并非一定遵循时空或逻辑的顺序,而是善于利用形态严谨之长,变换时空和因果等顺序,以凸现语义的主次。(白春仁1990)即可根据交际需要,采用主观上“凸显语序”的方法。而汉语为分析语,语法意义主要借助词汇和语序表达,注重词语和句子其本身意义上的相互关联和排列次序,语序的变更时常导致句法结构和语义的变化。因此,汉语行文更讲求言之有序,言之有理,顺理成章。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指出,汉语的句子跟思想的简单明确的顺序一致是汉语的特殊优点(转引徐通锵1996)。这些优点集中体现于汉语词句的组配更注重事理逻辑等顺序。

翻译教学 俄语 汉语 语言学

陈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俄语教育三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330-334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