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遗传学角度看稻作起源

  从野生动植物的性状和遗传基因里寻找由于人类因素形成的改变,是研究驯化的进化机制。文章以栽培稻为例,通过对支撑栽培化的基因、籼粳分化与脱粒性基因、栽培化伴随现象的QTL分析、基因簇的形成以及野生稻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从遗传学角度,对稻作的起源进行了探讨。

稻作起源 基因簇 植物多样性 栽培化关联症

森岛启子

东京农业大学

国内会议

纪念周拾禄先生诞辰110周年暨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24-29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