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民族平等问题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
以民族平等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共识。但在理论研究和治理实践中,对民族平等的内涵和实现民族平等的路径问题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从而形成了自由主义的民族平等和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两种代表性理论。在当代,这两种理论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趋同化倾向,但其根本原则仍有本质区别。近年来,由于西方“法治主义”全球化潮流的冲击,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平等“法治方案”也受到了一定挑战。在这种境况下,全面清理建国初期我国民族平等问题法制化的理论与实践,对深人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政策有着重大的意义。
民族平等问题 法治化建设 民族政策
王允武 田钒平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67-293
2007-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