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書信範本舆性別覺悟:清末民初的女子尺牘

  “尺牍”是中国古代书信的通称,又有尺书、尺函、尺素、尺翰、尺简、书牍、书翰、笔札等名称。“尺牍”一词取义于书写的材料与尺寸。“尺”指木简的长度;“牍”则是古人在书写时用的木简。除个别书信以外,“尺牍”亦专指书信专集和选本,以及供人模仿套用的书信指南。二十世纪初,尺牍的发展出现了重大改变,一批专为女性学习写信的“女子尺牍”大量刊印出版。然而,这些出版物内容丰当而多元化,并不能简单地视之为教授书信技巧的手册。反之,它们是研究新时代女性如何被重新定义的重要材料。例如,这类文本的出现反映了女性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此外,书信范本的内容,也显示了清末民初时期传统价值与现代观念的交接,以及性别角色的变迁。本文将尝试讨论这些书信作品中的性别意涵以及当中呈现的新女性形象,藉以彰显“女子尺牍”的研究价值。

清末民初 女子尺牍 新女性 古代书信 女性教育 女性形象

鄭愛敏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

北京

中文

435-447

2011-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