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植被群落和土壤酶活性对湿地退化的响应
由于油田开发,人类活动增多,以及环境变化,黄河三角洲湿地发生局部退化。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分布不均,水分补给差,土壤盐碱化,植被稀少,逆向演替。为了探讨湿地退化的机制,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了植被调查和土壤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的演变与湿地退化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土壤盐碱化,加快了植物群落的退化演替,植物的退化又反作用于土壤,使土壤的理化特性向着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转化,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通过对不同演替群落阶段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表明,伴随着植被的退化演替,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相应的改变,土壤盐碱程度逐渐加重,土壤环境恶化不利于原生植被群落的生存。
土地退化 土壤酶活性 植被特征 黄河三角洲
张建锋 邢尚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研究所,富阳,311400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济南,25001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1-147
2008-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