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西史学比较得以可能的诠释与再诠释

  时空距离是历史学本身的内在矛盾,更是中西史学比较成为可能的难题之一。哲学诠释学的相互理解和历史效果意识观念,赋予了时间距离作为历史研究和比较的前提条件这一新的重要意义,对深化时空间距的理解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哲学诠释学的观念和方法也表现出通过弱化空间距离,将空间距离消融于时间观念中,以解决时空矛盾的弱点,并最终导致某些相对主义的趋向。因此,运用现代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对诠释学的时空距离理论进行再诠释,使时空两者在真实的对立的基础上又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统一于现实可靠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中,这对于丰富和完善中西史学比较的理论方法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诠释学 时空距离 历史理论 马克·布洛赫 中西史学

王成军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9-56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