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学会与中德学人交往
“中德学会”在中德学术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中德学人的交往提供了极好平台。学会不仅在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成效显著,而且也为德国青年汉学者在华进修创造了条件,卫德明、福克司、罗越、霍福民、傅吾康等,藉学会渠道而接触到大量中国学者,从后者得到了诸多帮助,快速成长;同样的,中国学者在参与学会运作过程中亦获益不浅,尤其学会接纳了部分滞留北平的中国学者。德国学人对中国学者的友好态度,在1945年后得到了热情回报。纳粹时期学会大体保持了纯学术机构的形象,政治色彩较淡漠,并没有真正介入政治活动。
中德学会 汉学进修 学术交流史 运作过程
李孝迁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5-181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