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老鼠山遗址早期原始瓷研究
本文对浙江德清老鼠山遗址早期原始瓷进行了研究。浙江德清县老鼠同古窑址是最近几年发现的烧造原始青瓷的三个古窑之一(另两个分别是水洞坞窑和黄梅山窑)。窑床建在小山缓坡上,窑床呈长方形,窑壁未见砖形土坏垒砌,而是火烧土.生产器物较单一,主要有豆罐等。有些产品不见釉层,应是硬陶,某些产品脊部,内部或外部施釉,釉层很薄,草黄色.胎色为灰色。老鼠山窑是硬陶与原始瓷混烧的古窑,用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测定了窑址出土样品的胎和釉的化学组分。实验结果表明,胎料的化学组分均匀性良好,氧化铝平均值为18.5%,氧化钾、氧化钙含量分别为2.3%和0.3%(平均值).氧化铁和氧化钛含量都较大,平均值分别为2.5%和0.8%,这导致烧结后胎色变灰.釉面氧化钙含量很高,其值在6.0~16.3%之间,不同样品数值的分散性比胎料要明显的大.釉中氧化镁,氧化锰含量都较高,与以后成熟期青瓷的配方有共同的特点,如亭子窑和越窑产品。上述结果反映了制釉配方与施釉工艺都具有原始性。
文物考古 浙江古窑 青瓷烧制 老鼠山遗址
承焕生 张斌 郑建明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上海,200433,中国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310014,中国
国内会议
景德镇
中文
69-69
2012-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