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富士塔特出土的马穆鲁克时期中国龙泉青瓷仿制品的工艺研究
本文对埃及富士塔特出土的马穆鲁克时期中国龙泉青瓷仿制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上个世纪在旧开罗城的富士塔特搜集到一大批伊斯兰陶片,现在珍藏于牛津大学考古和美术史研究实验室内。这些陶片被确定为主要是Bahri或马穆鲁克一世王朝时期的制品(公元1250~1382年)。在这批250个左右的样品中,大约有20个是仿制从中国进口的龙泉青瓷的制品。这些龙泉青瓷的仿制品中,有些是变了形的废品,故而必定是埃及人制作的。然而,其它的陶片有可能是来自周边地区的其它不同古窑中心,例如来自叙利亚和伊朗的窑厂,它们都是用典型的中东石泥原料(一种经玻璃质熔融的以石英为主要成分的炻器原料)制成的,并施以厚重的釉料,逼真地仿制了中国进口的龙泉青瓷。这些陶片看来很可能代表了对特定的中国釉的精心仿制所达到的逼真水平,其颜色范围从浅绿蓝到深橄榄绿,其间又有多种色调和质感。
文物考古 埃及古瓷 瓷器仿制 古物鉴定
Wood,Nigel Doherty,Chris 刘泽镛
威斯敏斯特大学,哈罗,英国,HA1 3TP 牛津大学考古和美术史研究室,OX13QY,英国
国内会议
景德镇
中文
73-74
2012-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