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胜坨地区古近系中深层异常高孔隙带特征及成因机制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古近系中深层(>2500m)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沉积,碎屑岩储层在2800-3300m、3300-3700m和3900-4400m发育3个异常高孔隙带,储层埋深超过4000m时,仍有大于20%的孔隙度。笔者综合运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岩石物性测试等技术方法,对异常高孔隙带储层的精细解剖表明:2800-3300m和3300m-3700m的两个异常高孔隙带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可发育较多的次生溶孔和自生粘土矿物晶间孔,属(显孔型)原生异常高孔隙带;3900m-4400m异常高孔隙带储层以杂基微孔隙为主导,显孔隙主要为颗粒次生溶孔,绝对含量较低,属(微孔型)原生异常高孔隙带。
东营凹陷 胜坨地区 古近系 高孔隙带储层 成因机制
远光辉 操应长 李晓艳 王艳忠 葸克来 杨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280-280
2012-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