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松辽盆地南部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分析-以扶余油田泉四段为例

  松辽盆地是前中生代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晚中生代盆地,松辽盆地南部是指嫩江至第一松花江以南盆地部分,地跨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面积约13.4万km2,主要发育以白垩系为主的陆相含油气地层组合,扶余油层是其主要油层之一,位于下白垩统的泉头组第四段,主要以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为主,滨浅湖为辅的沉积体系,其内砂体发育且分布广泛,上覆青山口组超高压烃源泥岩$并有断层与其沟通疏导$具有得天独厚的油气成藏条件.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现今埋藏较浅,一般在300~600m内。文章选用吉林油田提供的松南扶余油田钻井及探井数据,应用扶余油层1 859组岩性、碳酸盐、孔隙度、粘土矿物分析、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数据,对油层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

松辽盆地南部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松南扶余油田钻井

赵小庆 鲍志东 孟元林 刘宗飞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黑龙江,163318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296-296

2012-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