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颈缩变形的原因分析
汽车改成涡轮增压发动机后,发动机的功率及工况都发生变化,气缸内温度整体上升,仍采用原气门装配进行台架试验,发现气门颈部区产生缩性变形而失效。通过对失效气门进行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几何尺寸测量以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气门颈缩变形的原因。结果表明:气门颈缩变形主要是由于发动机工作温度较高,气门材料在此温度下显微组织发生变化,由奥氏体转变成粒状珠光体后,抗氧化性能下降,硬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颈部也是气门工作时受热温度最高的区域。通过对气门材料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找出了气门材料显微组织转变的温度区域,从而大致推断出气门在实际工况中承受的温度。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改用空心气门的建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排气门 涡轮增压发动机 缩性变形 空心气门
袁欣 彭冬华
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计量理化室,麻城 43830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74-278,282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