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房室结样组织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Tawara于1906年发现致密房室结和心房肌并不是钝性连结,有一些规律排列的纤维束从房室结发出后向右后和左后延伸,分别形成致密房室结的右侧后延伸和左侧后延伸;McGuire等研究表明三尖瓣环、二尖瓣环10mm范围内和逆行主动脉结均为类房室结样组织的分布区域,类房室结样组织和心房肌组织的不应期、传导速度不均一,使折返、自律性异常或触发活动容易发生在两者交界处。电生理学检查和射频消融的一些成果表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瓣环附近消融成功的房性心动过速和主动脉窦消融成功的房性心动过速其成功消融靶点处均为类房室结样组织的分布区域,类房室结样组织参与了这些心动过速,因此这些心动过速可以统称为类房室结样组织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学 房室结 心动过速
邸成业 林文华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一科,天津 300457
国内会议
广东湛江
中文
26-28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