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管活性肠肽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临床研究尝试使用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阻断剂作为心脏自主神经节丛(GP)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替代措施,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提示可能存在其它神经递质在房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肠肽(VIP)在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23条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组1(n=8):观察GP消融+”自主神经阻滞”后肺静脉和心耳有效不应期(ERP)、房颤诱发窗口(WOV)和房颤持续时间改变;组2(n=6):观察GP消融+”自主神经阻滞”后迷走神经刺激(VNS)对房颤持续时间的影响;组3(n=4):观察GP消融+”自主神经阻滞”后给予VIP(0.20 mg,置于心耳)对房颤持续时间的影响;组3(n=5):观察GP消融+”自主神经阻滞”后给予VIP拮抗剂(0.3 mg-0.5 mg,置于心耳)对VNS延长房颤持续时间的影响。结论:GP消融或“自主神经阻滞”均不能完全抑制心房神经网络起源的房颤诱发。GP消融和“自主神经阻滞”后VNS仍可释放其它神经递质如VIP,促进房颤维持。

血管活性肠肽 心房颤动 神经递质

刘育 BenjaminJ.Scherlag YouqiFan VandanaVarma ShaileshMale MuhammadA.Chaudry 黄从新 SunnySPo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 430060 美国Oklahoma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心脏节律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2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

广东湛江

中文

115-115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