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胚胎筛选中的应用
通过一些形态学指标来预测胚胎的发育潜能是目前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临床上评估胚胎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一定能正确反映胚胎的发育潜能。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客观的胚胎质量评估体系以提高IVF种植率,降低多胎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待测样无需预处理等优点,适应于临床上胚胎活力的检测。<br> 本实验使用近红外光谱对体外培育三天(D3)的胚胎培养液进行测量,之后通过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计算各个胚胎的生存指数,由此鉴别具有妊娠能力与不具妊娠能力的胚胎(校正集中妊娠胚胎取值为1,未妊娠胚胎取值为1)。
体外受精 近红外光谱 波长选择 化学计量学方法 胚胎筛选
马雯婷 郑开逸 邵娟 刘素英 孙晓溪 杜一平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上海200011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上海200011;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317-318
2012-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