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树龄红皮云杉化学组分差异及1%NaOH抽出物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为世界公认的优良纸浆材树种,但是由于其生长速度与其他速生树种相比较慢,成本比较高,所以并未广泛用于制浆造纸工业.本文以3种树龄(22年、32年、46年)的红皮云杉为试材,采用湿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树龄间化学组分的差异,表明3种树龄间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苯—醇抽出物、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总木质素含量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NaOH抽出物含量差异最大,并且随树龄增大1%NaOH抽出物含量不断降低.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1%NaOH抽出物的定标模型,其校正模型和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和0.930,校正标准误差和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1.188和1.216.
红皮云杉 近红外光谱 化学组分 抽出物 湿化学分 定标模型
杨桂娟 张守攻 王军辉 麻文俊 张红杰 周显昌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 黑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40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413-416
2012-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