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后致室间隔穿孔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是一种少见但是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之一,自然病程凶险,预后极差,多数发生于再灌注治疗出现之前,发生率约为1%-3%;实施再灌注治疗后,室间隔破裂穿孔的发生率远远低于1%.98%患者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治疗应根据病情发展的急缓程度来考虑,对于急性病例常伴有心源性休克或急性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对此类病人主张立即行主动脉内囊反搏,急诊手术治疗。对于亚急性病例包括病情相对稳定或心力衰竭可用药物能控制者,也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最好在穿孔3~6周后进行,因此时患者心功能及梗塞灶已相对稳定,穿孔边缘充分纤维化,易于直接缝合、加补片或封堵,手术成功率较高。
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并发症 手术治疗
刘小燕 张源萍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 400037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69-69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