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川崎病患儿血清PCT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值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br>  方法:回顾分析了近2年在该院住院的155例川崎病患儿血清PCT浓度、白细胞(WBC)总数、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测定值,并与该院正常参考值比较,以高于正常标准为异常。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全部患儿分为冠状动脉(CA)损害组和无CA损害组,分析两组间血清PCT值、WBC总数、CRP、和ESR差异性。<br>  结论:PCT作为一个次级炎性指标,它的敏感性低于WBC总数、CRP,ESR等传统的炎性指标,故PCT不是诊断川崎病的主要有效指标。PCT异常也不能预测CA损害发生,但临床医生应重视川崎病患儿血浆异常增高的PCT值。

川崎病 降钙素原 炎性指标 冠状动脉损害

孟祥春 马伟科 胡宇慧 曹琳 谢颖 马颐姣 李博宁 马东礼

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内科,广东深圳 518026

国内会议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73-73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