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

  房速常起源于界峪、房间隔、Koch三角、肺静脉开口及瓣环附近,但右心耳房速发生率较低,仅占房速中比例的3.8%。而有关心外膜房速导管消融,文献报道极少。本文介绍了1例左心耳房速心外膜消融,在心内膜反复射频及冷冻消融均不成功,而在心内膜对应的心外膜消融成功的病例。当心内膜标测不到理想靶点,消融无效时,要考虑房速起源于心内膜相对应或邻近结构的心外膜。三维、单极、双极标测相结合,可提高消融成功率。经心包穿刺消融心外膜某些部位房速,是可行的、有效的,但需要注意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放电前一定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消融靶点与冠状血管的距离。

心外膜射频消融 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 术后处理 疗效评价

詹贤章 吴书林 李腾 杨平珍 薛玉梅 方咸宏 廖洪涛 梁远红 魏薇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州 5100101

国内会议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20-121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