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脉压(PP)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分析,旨在探讨PP对冠心病心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预后意义。<br>  结论:近年的研究表明,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的预测作用大于SBP和DBP。作者资料显示,冠心病心衰患者宽脉压组与正常脉压组心功能分级和心室结构无显著差异,但宽脉压患者年龄明显增大(P<0.001),血压参数中SBP明显增高(P<0.001),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壁长期受到压力的作用,动脉中层的弹力纤维逐渐减少或断裂,非弹性的胶原纤维增多,因此,大动脉缓冲功能减退,导致PP增大。许多研究显示,心衰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受损,后者可能是心衰启动和转恶的重要机制。作者研究对不同PP冠心病心衰患者的HRV分析发现,宽脉压组SDNN,SDANN指标显著低于正常脉压组(P<0.001),但两组rMSSD,PNN50指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宽脉压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更为严重,且以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为主。结果表明冠心病心衰患者脉压的增大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有明显的相关性,且以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为主;提示PP增大及HRV降低是冠心病心衰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 冠状动脉造影

钟杭美 罗昭林 刘春燕 刘莉 耿召华 祝善俊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 400037

国内会议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36-136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