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肌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先天性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肌部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部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 kg(平均38.8 kg).均可于胸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左心室造影显示肌部缺损左心室面直径为 3~14(8.9±4.8)mm。结论:肌部室缺发病率较低,仅占我院室缺介入治疗的2%,其特点是多发,且易低估缺损大小。经导管法堵闭肌部室缺成功率较高,疗效明确,操作安全,准确判断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及操作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介入治疗 疗效评价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朱鲜阳 崔春生 张端珍 韩秀敏 王琦光 张坡 盛晓棠 陈火元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先心病内科,沈阳 110016

国内会议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50-151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