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AVB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1月~2010年9月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AVB患者80例(Ⅲ度AVB组),选择相继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构成非Ⅲ度AVB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以及再灌注治疗的差异。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AVB预后差,住院期间死亡率高。12 h内再灌注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例数相对较少。介入治疗开通闭塞相关血管,及时有效血流灌注,有利于改善房室结功能,恢复正常房室传导,避免植入永久性起搏器,这种预后的差异是否有普遍意义,还需进一步大型临床研究。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特征
陈章强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 330006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78-178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