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保护新概念:来自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的推荐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首次发病即可危及生命,即使有幸存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及猝死的几率仍极高。患者的长期预后往往取决于受到存活心肌的数量,较大面积的跨壁梗死往往提示预后不佳。尽早恢复血流灌注、减轻缺血心肌损伤早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共识。通过冠脉介入及溶栓等单纯再灌注疗法虽能减少患者院内死亡率,但是因缺血组织血管再通时间过长,且可引起再灌注损伤,导致心肌顿抑及无复流现象,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水肿,血流速度下降,即使开通犯罪血管,其灌注仍不足,导致心肌永久性损害;甚至梗死面积扩大及左室重构,严重影响患者获益。因此,如何减轻再灌注损伤,进一步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心脏保护疗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心肌保护相关机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就如何评估心肌保护策略临床效能等问题进行论述。
心脏保护疗法 临床效能 急性心肌梗死
吴明 李海涛
海南省人民医院 海南省心脏中心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2-55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