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病理生理学、预后及治疗策略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由于瓣膜本身的病变引起的,如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脱垂等。继发性瓣膜病最常见的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是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它并不是由于瓣膜本身的病变引起,而是一种包括局部和整体左心室重构、心肌收缩力减弱、乳头肌和左心室运动失同步等多因素、多过程参与的疾病。本文分析了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学、诊断与治疗,以及预后评估。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发生机制 病理生理学 治疗策略 预后评估 心肌梗死
郭惠明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447-451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