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后进路耳道环形带蒂皮瓣鼓膜外植技术

  目的:<br>  探索新的鼓膜重建及相关处理外科技术,提高手术成功率。<br>  方法:<br>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2-58岁,平均28岁;左侧20耳,右侧12耳.病程1.5-30年,平均4.5年.<br>  2、病变类型:陈旧性外伤性穿孔8耳,慢性中耳炎26耳,中耳胆脂瘤18耳.<br>  3、鼓膜缺损情况:紧张部26耳,松弛部8耳,全穿孔8耳.<br>  4、手术方法:耳后切口弧形分离耳道皮肤,将耳道后壁皮肤连同鼓膜上皮层分离.耳道前壁皮肤同时分离360°翻起,暴露残余鼓膜纤维层及耳道前壁.扩大骨性耳道,在纤维层外侧铺放移植物,耳道内复位连带残余鼓膜上皮层的”袖套式”皮瓣.<br>  结果:<br>  本组40耳一期愈合,仅2耳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24月,未见再穿孔发生.鼓膜形态以及与外耳道前夹角良好。纯音测听ABG 10-20dB 28耳,21-30dB 14耳,PTA均在实用范围.<br>  结论:<br>  耳道360“带蒂皮瓣可完整保留血供,无须制备游离皮瓣,良好的骨性耳道显露,是一种独特的前壁成型路径.本技术适用于鼓膜大穿孔(2/3面积)修复.有效保持鼓膜一外耳道前下夹角解剖形态,恢复锤骨柄与移植物解剖位置,最大限度重建鼓膜的锥状形态.预防鼓膜前下方再穿孔.检索1990--2010文献,国内外未见同类报道.

后进路耳道环形带蒂皮瓣 鼓膜外植技术 临床疗效 手术方式 前壁成型路径 修复机制

孙建军 刘阳 赵丹珩 贾仲红 田芳洁

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北京,100048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

浙江舟山

中文

59-59

2011-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