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蝶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br> 提高对蝶窦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认识.<br> 方法:<br> 对35例真菌性蝶窦病变(术后病理图片证实为真菌感染)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35例病人均在鼻窦内窥镜下行蝶窦开放、窦内病变清除手术,术中将上鼻甲或中鼻甲后端切除,暴露蝶筛隐窝,在距后鼻孔上缘之上1.5 cm左右、靠近鼻中隔附近找到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进入蝶窦,可见窦内果酱或油灰样黄色或黄褐色分泌物并有干酪样物质,将病变组织清除,保障窦口通畅引流.术后均未使用抗真菌药物.<br> 结果:<br> 全部35例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两年没有出现复发.<br> 结论:<br> CT或MRI检查对真菌性蝶窦病变诊断有很大价值,相当一部分真菌性蝶窦炎患者其CT影像中仅表现为浑浊的窦腔内略高密度肿块,未见钙化点形成及窦壁的骨质硬化与破坏,因此需进行鉴别诊断或其他辅助检查;经鼻内窥镜手术对治疗真菌性蝶窦炎有微创、直观、出血少、预后好等优越性。
真菌性蝶窦病变 辅助检查 骨质硬化 诊断价值 MRI检查
赵丹珩 钱进 孙建军
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北京,100048
国内会议
浙江舟山
中文
69-69
2011-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