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诊疗分析(附51例病例报告)

  目的:<br>  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br>  方法:<br>  回顾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期间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其中6例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柯陆氏入路)所治疗的51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14岁—81岁;真菌性上颌窦炎43例,左侧17例,右侧26例;真菌性蝶窦炎8例,左侧5例,右侧3例),采取纠正鼻腔解剖异常,处理鼻腔鼻窦病变,扩大上颌窦自然孔,清除窦腔、鼻腔真菌病灶,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和上颌窦或蝶窦,并在出院后定期清理术腔和观察上颌窦造口上皮化情况。<br>  结果:<br>  随访2月—18个月,全部临床治愈,无复发。<br>  结论:<br>  局部解剖异常,鼻腔局部病变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应用鼻内镜手术(必要时联合柯陆氏入路),处理鼻腔解剖异常和局部病变,彻底清除鼻窦真菌病灶,恢复鼻窦通气和引流,消除鼻窦内真菌赖以生存环境,从而可以避免或降低复发率。

真菌性鼻窦炎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 术腔清理 病变组织 复发率

李明栋 陈继川 王宜南 杨俊慧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庆,400042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

浙江舟山

中文

86-86

2011-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