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真菌性鼻窦炎的外科手术进路选择

  目的:<br>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外科手术进路。<br>  方法:<br>  对我院1999~2010年经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人58例,男性17例,女性41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6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鼻面部痛15例,鼻塞、涕中带血22例,鼻腔异味或恶臭分泌物13例,无特殊症状体检发现8例。病变累及上颌窦54例,其中双侧上颌窦4例,累及蝶窦4例。采用三种手术进路:<br>  (1)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br>  (2)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加上颌窦前壁开小骨窗;<br>  (3)鼻内镜下下上颌窦窦口开放加下鼻道开大骨窗。<br>  如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则先予以处理,术中特别注意术腔内多为干性褐色团块物或泥样物难以清理,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出或冲出,否则病变易残留造成术后复发。<br>  结果:<br>  单纯鼻内镜下上领窦窦口开放术21例,术后复发5例,复发时间多在半年至2年,鼻内镜检查可见窦口处有肉芽增生或瘫痕组织形成,CT扫描显示病变复发。鼻内镜下上领窦窦口开放加上领窦前壁开小骨窗术10例。术后复发1例。鼻内镜下上领窦窦口开放加下鼻道开大骨窗术27例,术后复发1例。需2次手术7例,3次手术1例。再次手术均见上领窦窦口炎症肉芽增生或瘫痕封闭。<br>  结论:<br>  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进路选择单纯鼻内镜下下上领窦窦口开放手术难以观察上领窦前下壁病变,易造成真菌残留复发。鼻内镜下上领窦窦口开放加口内切口可彻底清除病变,但术后面颊肿胀较重,且有面部麻木。鼻内镜下上领窦窦口开放加下鼻道开大骨窗,镜下彻底清除病变,术后损伤小恢复快,为真菌性鼻窦炎的较佳术式选择。

真菌性鼻窦炎 外科手术 进路选择 临床疗效 病变组织

叶星 郭光良 彭勇新

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700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

浙江舟山

中文

99-100

2011-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