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在女性下生殖道中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支原体和宫颈炎及其他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本实验制备一种可同时检测Mg、Mh、Uu、Up四种病原体的PCR-酶切方法,以期为临床了解支原体流行情况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分型检测方法。<br> 方法:选取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炎人群50例,提取宫颈分泌物中DNA,针对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进行PCR,得到约510bp大小片段,以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根据酶切图谱鉴定支原体种类。我们将PCR产物转入质粒进行克隆,然后提取克隆的质粒DNA,经核酸测序后比对NCBI数据库确定所得片段即为Mg、Mh、Uu、Up四种支原体。为了解支原体在宫颈炎及健康女性中的分布情况,我们选取妇科门诊宫颈炎人群及体检人群各40例,提取其宫颈分泌物DNA,采用PCR-酶切方法检测支原体。<br> 结果:研究发现宫颈炎人群中支原体检出率较体检人群高,其中Uu、Mh差异显著。<br> 结论:PCR-酶切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分型检测宫颈支原体,也能为了解宫颈炎与支原体的关系奠定基础。
支原体 宫颈炎 女性生殖道 病原体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米兰 张岱 廖秦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 100004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67-167
2011-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