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如何阐释中国文学

  如何阐释中国文学?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用来阐释文学的理论大都是西方外来理论,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学阐释学。杨义在《感悟通论》中提出建立一种“感悟学”的文学阐释学思路,他认为,感悟是中国智慧和思维能力的传统优势所在,我们应该在中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思维通融的宏阔视野中,充分激活感悟思维这一民族智慧优势,立足具体的文学文本,通过涵咏浸渍与生命体验来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阐释。“悟性细读”是这种文学阐释学的最基本的方法。

感悟思维 悟性细读 文学阐释学 民族智慧

欧阳文风

中南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

北京

中文

333-336

2010-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