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总量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形成的影响
探讨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剂量对新西兰大白兔胫骨慢性感染性骨缺损放射学和细菌学改变的影响。<br> 方法:常规培养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倍比稀释至每5ul中含6×101~6×106菌落总数(colony-forming units,CFU).通过直接在兔胫骨近端制备骨窗后分别注射上述细菌5ul制备兔胫骨慢性感染性骨缺损模型.对照组注射5ul生理盐水.于术后3周行X线检查和细菌学检查.<br> 结果:为了达到100%感染率,且出现明显的慢性骨髓炎模型的放射学和细菌学表现,至少需要注射6×105CFU/5ul.<br> 结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导明显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形成,6×105 CFU/5ul的剂量不仅可使慢性骨髓炎模型制备成功率达100%,而且能够出现较明显的放射学和细菌学改变.此外,模型制备中的各种参数可以应用于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评估.
骨缺损 金黄色葡萄球菌 动物模型 慢性感染
唐辉 徐永清 马涛 周田华 张秀琼 林月秋 汤迅 丁晶 李军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附属骨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2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39-42
2010-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