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型多孔人工骨治疗骨质疏松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载rhBMP-2多孔人工骨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愈合的作用。<br>  方法:明胶微球(Gelatin microsphere,GM)携载rhBMP-2,以2.5%的比重掺入CPC固化,制成人工骨rhBMP-2/GM/CPC(A组),rhBMP-2/CPC作为B组;两组材料固化后分别浸入生理盐水28天,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生理盐水中rhBMP-2浓度,计算rhBMP-2的累积释放量;材料植入骨质疏松山羊椎体骨缺损,骨缺损不作处理的山羊作为对照组(C),1,6,25周后三维CT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6及25周后处死动物,材料行生物力学拔出实验,切取材料及周围组织,丽春红三色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荧光双标染色后测定平均新骨矿率。<br>  结果:除第1天外,A组释放BMP-2均明显高于B组.三维CT及丽春红三色切片显示A组骨缺损愈合明显优于B组,且均明显优于C组;生物力学实验显示6周及25周时A组明显强于B组,两者均强于C组;骨矿率显示6周时A组优于B组,并均优于C组,但在25周时三组未见明显差异。<br>  结论:多孔CPC复合rhBMP-2显著提高了因子的释放效果,加速骨质疏松骨缺损的愈合,故这种材料是一种优秀的治疗骨质疏松骨缺损的骨组织工程材料.

多孔人工骨 骨质疏松 骨缺损 愈合机制 释放量

厉孟 刘兴炎 刘旭东 葛宝丰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骨科 甘肃兰州 730050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56-60

2010-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