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手舟骨骨折损伤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手舟骨骨折的原因、机制,为减少手舟骨骨折的发生提供预防措施.<br>  方法:2006年11月到2007年11月,临床收集手舟骨骨折病例16例,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结合X片、CT表现,从物理力学的角度分析受伤机制.<br>  结果:16例患者均为腕过伸位着地受伤.5例为军事训练(单双杠、倒功)中受伤,其中1例受伤时上臂呈后伸位,4例呈前屈位.8例为打球时受伤,其中2例受伤时上臂呈后伸位,6例呈前屈位.3例为高处坠落(2-6米)时受伤,均为上臂前屈位手掌着地所致.结节部骨折0例,远端(粉碎性骨折)3例,腰部横形骨折10例,斜形骨折3例,纵形骨折0例,近端骨折0例.<br>  结论:手舟骨骨折主要发病原因为高强度训练、运动及高处坠落时腕关节过伸位手掌着地受伤.受伤时手掌的不同位置及人体的不同运动倾向综合作用,通过不同的损伤机制造成手舟骨不同类型的损伤.

手舟骨骨折 损伤机制 物理力学

陈斌 徐永清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云南昆明 650032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84-88

2010-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