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代地方城市規劃舆文教、書院建置區位研究初探

  “城”在中国的时空发展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城”的本质内涵,指的是人门聚居时,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并有着经济、政治、教育、军事、防卫、宗教及民族等多方面活动的构成原因。既往,对中国书院教育制度与演化的归纳讨论,对书院建筑体现于教育制度下的空间行为(机能)与空间布局组织关系(情境)的实质意涵论述。本研究进一步以时空的论点,着眼于中国古代地方城市规划中,文教建筑设施的建置与分怖情形进行分析,藉由明清时期中国各省地方方志图版的读析,对教育制度(融合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民族等活动的内化过程),及对中国城市空间文教建筑(外部空间)分布情形的演化过程,进行探究并验证不同时空中,存在必然的学校教育(思想)与建筑空间(设施)的文化形式与特征的一致性。

清代 中国城市规划 文教区 书院建筑 建筑空间 文化形式

簡聰敏

私立淡江大學土木研究所建築組博士班

国内会议

第三届空间设计学术论文及设计作品发表研讨会

台湾

中文

30-41

2007-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